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綜述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聚焦主題,精準發力,堅持開門搞教育,深化作風建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一步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不斷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為美麗新寧夏建設厚植民生溫度、提升幸福指數。
推進重大改革落地見效
聚焦推進人社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積極穩妥推進自治區黨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確定的各項重點改革任務落地。先后召開6次專題會議研究,實地調研督導10余次,出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急難愁盼、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等政策文件,督促主責部門細化配套文件41項,建立工作機制12個。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全力推進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服務類社會救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等全國改革試點10個。對全會確定的2025年17項改革任務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管理,定期研判、壓茬推進,目前各項改革任務有序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穩就業促增收成效顯著
聚焦共同富裕目標,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全面落實五級書記抓就業、省級領導抓增收工作機制,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和居民增收聯動發展。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60%、103.9%。推出升級版穩內拓外14條、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17條、加力挖潛擴容12條等增量政策,落實社保“降返補”政策,穩定崗位近30萬個。創新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政策,對2025屆高校畢業生在中小微企業就業的給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補貼。截至目前,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76%,高于去年同期近5個百分點。健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促進消費、助企紓困、就業創業與居民增收聯動機制,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兩新”政策擴圍,定期開展居民增收因素分析會商,多措并舉穩就業促增收。
社保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聚焦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目標要求,不斷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拓展“數據找人”試點成果,將更多人群納入覆蓋范圍,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分別參保531萬人、128萬人、154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完善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水平達306元,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2%。推動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平穩落地,1.3萬人辦理彈性提前退休,占退休總數80%以上。全面推開個人養老金制度,99.4萬人參保,較制度放開前提高82%。拓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體經濟補助試點,為5070名參保群眾補助14.67萬元。深入實施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區各市、縣(區)工傷職工共享跨省直接結算便利。
人才體系建設持續加力
聚焦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N”產業,大力實施“才聚寧夏1134”行動。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區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設置和聘用管理改革的意見》,優化教科文衛等重點領域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首次增加技術經理人高級職稱評審。出臺《“寧夏工匠”技能品牌評選辦法》,精準組織補貼性培訓2.6萬人次,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6444人次、新業態培訓3763人次。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證書”制度落地。開展“標準落實年”活動,鼓勵規模以上企業自主評價“應評盡評”。成功舉辦第二屆寧夏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全區釀酒師大賽?!皩幭拿簹饣夹g創新專家服務基地”獲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人工智能引領下的控制閥技術革新交流”入選人社部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組織實施“閩寧協作福建專家對口支援寧夏閩寧鎮活動”“智匯中衛·產教雙贏”活動,邀請福建21名知名專家來寧提供技術服務。將外國人社保登記、職稱評審納入外國人工作、居留聯辦站服務事項,實現了四項申請“一窗通辦”。
和諧勞動關系安全穩定
聚焦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以法律法規宣傳、矛盾風險排查、權益維護保障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爭當企業健康安全發展“宣傳隊”“引路人”“排雷手”“守護者”。出臺《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綜合計算工時制審批工作指引》《未滿16周歲專業工藝工作者和運動員勞動權益保障指引》,創新開展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春風行動”,啟動勞動合同書面協議“集中要約行動”,快遞行業、網絡配送行業勞動合同簽訂率85%以上。成功舉辦勞動關系協調師職業技能競賽。建成新業態一站式調解站點26家,推動全區20個縣(區)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入駐基層綜治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勞動維權服務。扎實開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動、政府國企項目欠薪問題集中整治、“護權益、防風險、保穩定”欠薪風險大排查、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以及企業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和勞動用工專項執法檢查,公布重大欠薪違法行為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3家,監測化解欠薪輿情31起,排查處置欠薪隱患4561件,辦結各類勞動保障監察違法案件4391件,為3.02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2.76億元。
人社服務保障提質增效
聚焦服務中心大局,重點抓好“三辦”工作。從嚴落實為基層減負要求,全廳制發限額管理文件23件、總量控制文件52件、單列臺賬文件1888件,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29%、13%、3%。向人社部及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報送信息50余篇。辦結“互聯網+督查”平臺線索644件。在全國率先啟動人社政務服務標準化改革,逐步實現人社政務服務“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人社政務服務連續27個月滿意度100%,位列全國第一。創新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老年人殘疾人輔助窗口、公益律師服務窗口,“堅持‘三窗聯動’打造‘暖心人社’品牌”做法被人民網等刊發。加快人力資源服務許可“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提請政務服務網增設“年檢”事項,完成全區27個市縣信息錄入上線并試運行。開展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百場千企萬人”政策宣講活動,發布展現寧夏人社工作特色亮點宣傳報道400余篇。建成“寧好就業”服務專區,圓滿完成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系統改造、職業傷害保障系統建設和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保障任務。指導37個支部調整優化黨建品牌,推動25個涉企黨支部與30多家企業結對共建,引導黨員干部在穩增長促發展惠民生的火熱實踐中建功立業。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2025寧夏就業創業政策解讀|惠企政策之企業吸納就業社會保險補貼